11.14.25 | 23:14 PM
“消费分化”趋势下的增长新路径:品牌情绪如何借AI从“模糊感知”到“可落地增长”?
本文基于品牌情绪专项研究成果,拆解 AI 如何赋能品牌情绪落地,以及企业可落地的行动框架,揭示中国品牌借情绪价值实现全球化突围的路径。
BY 媒介360

在消费市场 “理性降级、感性升级” 的分化浪潮中,“品牌情绪” 正从营销领域的边缘概念,跃升为企业突破增长瓶颈、建立长期竞争力的关键。

当中国品牌不再局限于 “高性价比” 的传统定位,当 AI 技术让 “情绪” 从模糊感知变为可量化运营,一场关于品牌价值重构的革命已然开启。

本文基于品牌情绪专项研究成果,拆解 AI 如何赋能品牌情绪落地,以及企业可落地的行动框架,揭示中国品牌借情绪价值实现全球化突围的路径。

认知重构:

从 “功能竞争” 到 “情绪突围”

中国品牌的必答题

长期以来,中国企业多以 “理性主义者” 自居,将 “高质量、高性价比” 作为核心卖点。这种定位虽能快速打开市场,却陷入 “平替陷阱”—— 品牌溢价能力弱、消费者忠诚度低,难以在同质化竞争中脱颖而出。功能价值易被模仿,情绪价值才是品牌独特性的终极护城河。

戴森对吹风机品类的改造,堪称情绪驱动增长的经典案例。早期吹风机市场是典型的理性消费领域,百元价位、功能单一的产品占据主流,消费者决策核心是 “性价比”。

而戴森以 “无扇设计” 的技术创新为基础,赋予产品 “时尚单品” 的情绪标签,通过 “独特体验”“先锋设计” 唤起消费者的 “兴奋感” 与 “身份认同”,不仅将价格拉升数倍,更彻底改写了品类认知。

这印证了一个关键逻辑:当产品能超越功能需求,触达消费者的情感需求时,便拥有了穿越周期的增长力。

当前消费市场的分化趋势更凸显情绪价值的重要性:理性消费领域,消费者对功能型产品反复比价,价格成为核心变量,呈现 “降级” 特征;感性消费领域,人们愿意为 “品质体验”“情感共鸣” 支付更高溢价,呈现 “升级” 态势。

对中国品牌而言,从 “卖产品” 到 “卖情绪”,已不是选择题,而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答题。

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
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,案例总数30W,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-5线,覆盖服务人群20W
无论您是媒体人,品牌主,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
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,及企业服务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