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1.11.25 | 23:53 PM
2025双11十大反思:为什么我们不再相信“最低价”?
这个曾经让无数人疯狂的购物节,将走向何方?
BY 媒介360
当购物车装满又清空,当秒杀倒计时不再令人心跳加速,双11这个走过十七年的商业奇迹,正静悄悄地完成一场彻底的自我革命
第十七个双11落下帷幕,留下的不是破纪录的成交额,而是一场关于消费本质的集体反思

从2009年淘宝商城27个品牌的5200万元销售额起步,到2025年覆盖全球市场的数万亿规模,双11本身已成为中国商业发展的缩影和见证。然而,当消费者不再为“限时抢购”而冲动,当商家开始重新计算大促的投入产出比,我们不得不思考:这个曾经让无数人疯狂的购物节,将走向何方?
 


01 消费理性觉醒:从“剁手”到“该不该买”的集体反思


2025年双11最深刻的变革在于消费者心态的结构性转变。根据《双11收官消费满意度调研》,“平台少套路,不背刺消费者”以64.2%的压倒性比例成为影响双11满意度最关键因素,远超“价格真实”和“产品符合需求”等传统因素。

消费理性在2025年双11成为最显著的特征。消费者对“质价比”的考量不仅限于价格,更包含情绪价值、健康属性等多元附加值。这种理性化趋势在数据中得到印证:中信智库报告显示,2025年消费者呈现“品质升级与消费平替并行”的特征。

消费理性觉醒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:消费者对“先涨价后降价”套路的厌倦,对复杂规则疲惫,以及平时促销常态化削弱了双11的独特性。消费市场正从“规模扩张”转向“质量提升”,这一转变标志着中国消费者群体的成熟和市场环境的优化。

更深层次看,消费理性的崛起也是对过去几年“消费主义”过度狂欢的自然修正。被各种促销套路“教育”了多年的消费者开始意识到,真正的消费满足感不在于买了多少便宜货,而在于是否获得真实价值。
成为 前瞻会员 可继续阅读
媒介360官网持续日更10年,案例总数30W,纵深市场研究覆盖城市1-5线,覆盖服务人群20W
无论您是媒体人,品牌主,行业从业者或者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帮助您提升职业能力
构建专业知识体系的内容产品,及企业服务
advertise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