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Y 媒介360
Alphabet公司于2025年第三季度发布的财务报告,不仅是其历史上首次单季营收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的里程碑,更是一份关于未来商业形态的宣言 。这份报告的总营收达到了惊人的1023.5亿美元,同比增长16%,净利润高达350亿美元,全面超越市场预期 。然而,将这份报告仅仅解读为一次财务上的胜利,将严重低估其背后发生的根本性变革。
这一历史性的业绩,是Alphabet长期坚持的“AI全栈(full-stack)”战略全面开花结果的明确信号。正如其首席执行官桑达尔·皮查伊(Sundar Pichai)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反复强调的:“我们差异化的AI全栈方法正在推动真正的势头” 。AI不再是谷歌某个产品线的一项功能或一个工具,它已经升维为整个Alphabet帝国的“操作系统”——一个从底层定制芯片到顶层用户应用,贯穿所有业务并使其相互赋能的底层逻辑。
Alphabet 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摘要 (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)
Alphabet Q3 2025 Financial Highlights (vs. Q3 2024)
(除每股信息和百分比外,均以百万美元为单位 / In millions, except per share amounts and percentages)
| 财务指标 (Financial Metric) | 2024年第三季度 (Q3 2024) | 2025年第三季度 (Q3 2025) |
| 营收 (Revenues) | 88,268 | 102,346 |
| 营业利润 (Operating income) | 28,521 | 31,228 |
| 营业利润率 (Operating margin) | 32% | 31% |
| 其他收入(支出)净额 (Other income (expense), net) | 3,185 | 12,759 |
| 净利润 (Net income) | 26,301 | 34,979 |
| 稀释后每股收益 (Diluted EPS) | $2.12 | $2.87 |
数据来源:Alphabet Q3 2025 Earnings Release 4。
一、新搜索范式:AI如何扩张而非蚕食谷歌的核心业务
长期以来,市场对谷歌的核心业务——搜索,始终怀揣着一种深刻的忧虑:生成式AI,尤其是以ChatGPT为代表的对话式AI,是否会成为其“颠覆性创新”的掘墓人,从根本上侵蚀其赖以生存的广告收入。然而,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以无可辩驳的数据,给出了一个完全相反且违反直觉的答案:AI非但没有扼杀传统搜索,反而正在将整个市场的蛋糕做得更大。
1.1 直面生存威胁的有力回击
财报显示,包含搜索及其他业务的收入同比增长了14.5%,达到565.7亿美元,这一强劲增长彻底粉碎了市场关于其增长放缓的担忧 。皮查伊在电话会议上明确指出,搜索业务的增长率在第三季度实际上是加速的,而这“主要得益于我们在搜索领域的AI投资,特别是AI Overviews和AI Mode” 。这表明,谷歌不仅成功抵御了外部挑战,更是主动利用AI技术,为其最古老、最核心的业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。
1.2 解构AI驱动的增长引擎
这种增长并非偶然,而是由AI驱动的用户行为模式转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。谷歌通过两款核心AI产品,成功实现了用户参与度的量价齐升:
- AI Mode的使用率激增:作为一种更具对话性的搜索方式,AI Mode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推广至40种语言,并吸引了超过7500万的日活跃用户(DAUs)。更关键的是,其季度内的查询量翻了一番 5。这证明AI Mode正在驱动增量的搜索行为,吸引用户进行更多、更频繁的查询。
- AI Overviews带来的深度交互:AI Overviews能够为复杂问题提供综合性摘要,这鼓励用户提出更长、更具探索性的问题。作为这一趋势的代表,Gemini应用的月活跃用户(MAUs)已超过6.5亿,其查询量相较第二季度增长了三倍 4。
1.3 市场边界的重新定义
这一系列数据背后,揭示了一个更为深刻的战略转变。谷歌正在利用AI,将“搜索”的定义从传统的“信息检索”(Information Retrieval)升级为“问题解决”(Problem Solving)。
过去,用户的搜索行为通常是事务性的:输入关键词,找到一个链接,然后离开。这一定义下的市场规模相对固定。然而,在AI的加持下,搜索正演变为一个可以贯穿用户整个工作流程的智能伙伴。用户不再只是寻找一个网页,而是在寻求帮助以完成一项任务,例如规划一次复杂的旅行、调试一段代码、或起草一封重要的商业邮件。
这种从“导航员”到“副驾驶”的角色转变,极大地扩展了搜索业务的潜在市场规模(Total Addressable Market, TAM)。当用户在搜索界面内完成更高价值的任务时,其商业化的想象空间也随之打开。广告商不再仅仅是为某个关键词竞价,而是有机会参与到用户解决问题的整个决策链条中,这是一种价值密度远超传统搜索广告的全新商业模式。这不仅完美地回答了生成式AI高昂计算成本的商业化难题,也为谷歌未来十年的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二、YouTube的增长飞轮:短视频和AI是利润引擎
在谷歌的AI版图中,YouTube的变革同样深刻而彻底。长期以来,市场对YouTube Shorts(短视频)的商业化能力一直持怀疑态度,认为其较低的广告加载率和用户注意力时长,可能难以复制长视频的成功,甚至会稀释平台的整体收入。然而,最新的数据和战略布局表明,YouTube不仅解决了Shorts的盈利难题,更通过AI构建了一个完美的“内容-创作者-商业化”增长飞轮。

2.1 颠覆性的盈利里程碑
本季度最令人瞩目的发现之一是:在美国市场,YouTube Shorts的“每小时观看收入”(revenue per watch hour)已正式超过了平台传统的长视频内容 6。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转折点,它标志着Shorts已经从一个应对TikTok竞争的防御性产品,成功蜕变为一个比核心业务更具盈利效率的利润中心。
这一成就直接体现在财务数据上。YouTube广告总收入同比增长15%,达到102.6亿美元,显示出Shorts的崛起并未蚕食平台整体的广告盘,而是贡献了显著的增量收入 4。
2.2 AI赋能的创作者生态系统
YouTube Shorts之所以能实现如此高效的商业化,其核心驱动力在于一个由AI全面赋能的创作者生态系统。这个生态系统形成了一个自我强化的飞轮效应:
- AI降低创作门槛,引爆内容供给:YouTube推出了一系列强大的AI工具,极大地简化了视频内容的制作流程,让更多人能够成为创作者。
- Google Vids:一个AI驱动的视频创作应用,可以根据文本提示自动生成脚本、画外音和故事板,将创意快速转化为视频初稿 。
- Google Veo:作为业界领先的文生视频模型,Veo已被整合进Canva等主流设计平台,用户只需输入文字即可生成电影级的视频片段,为内容创作提供了无限的素材库 。
- YouTube Create应用:这款免费的移动端剪辑工具内置了AI功能,如一键自动生成字幕和智能音频清理,让手机端的视频制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 13。
- 与Adobe的深度合作:通过与行业标杆Adobe Premiere的集成,创作者可以直接在YouTube Shorts工作流中调用专业级的剪辑功能,实现了专业创作与快速分发的无缝衔接 。
- AI提升分发与变现效率:内容供给的极大丰富,为AI驱动的广告和商业化系统提供了充足的“弹药”。AI算法能够更精准地进行内容分发和广告匹配。更重要的是,AI正在开创新的变现模式,例如通过图像识别技术自动在视频中标记出可供购买的商品,将内容消费与电子商务无缝连接起来,创造了“即看即买”的新场景 。

2.3 从内容终点到创作平台的战略升维
这一系列AI工具和战略合作的背后,揭示了YouTube更深远的战略意图:它正在从一个用户上传和观看成品的“内容终点站”,演变为一个覆盖创意、制作、编辑到分发的“一站式创作平台”。
过去,创作者可能需要在多个不同的软件和平台之间切换,才能完成一个视频的制作和发布。如今,YouTube通过内建的AI工具和与外部生态的深度整合,试图将整个创作流程都“锚定”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之内。这种策略极大地增强了平台的粘性。一旦创作者习惯并依赖于这套高效、无缝的AI工具链,他们将更倾向于优先为YouTube平台创作内容,从而削弱了TikTok、Instagram等竞争对手的吸引力。
这构建起了一种全新的竞争壁垒。当竞争对手还在用户功能层面进行“军备竞赛”时,YouTube已经将战场提升到了“创作者基础设施”的维度。它不再仅仅是淘金热中的一个矿场,而是通过提供最先进的“AI镐和铲”,成为了整个创作者经济淘金热的最大赋能者和受益者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