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暴跌5.3%,冰淇淋业务下滑4.2%,美妆与健康业务下降约3%…联合利华最新季度财报显示,五大业务板块全线失守。
10月23日,联合利华交出2025年第三季度成绩单,全球销售额同比下滑3.5%至147亿欧元。这已是该集团连续多个季度表现疲软。
在消费代际更迭和习惯变迁的当下,这家拥有多芬、凡士林等众多知名品牌的快消巨头,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转型阵痛。
01 业绩全面下滑,联合利华深陷增长困境
联合利华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,截至9月30日,集团营收为147亿欧元,同比下滑3.5%。这一下滑趋势在前三季度的数据中同样明显——累计营收448亿欧元,同比下滑3.3%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集团旗下五大业务部门营收全部下滑。家庭护理业务销售额下滑幅度最大,达5.3%;冰淇淋业务同比下滑4.2%;美妆与健康业务、食品业务销售额均同比下降约3%。
从区域市场看,前三季度仅欧洲市场营业额同比呈低位增长(1.9%),美洲市场跌幅最大,为5.1%。
不过,在整体销售额下滑的同时,联合利华的基础销售额(排除收购、处置、汇率等因素影响)同比增长3.9%。
美容与健康板块基础销售额增长5.1%,成为一季度亮点。
值得注意的是,联合利华近年来业绩早已显疲态。2024财年实现营收608亿欧元,同比仅增长1.9%,而净利润则已是连续第二年出现两位数下滑。
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认为,联合利华业绩疲软的原因包括市场竞争激烈、消费者需求向天然、有机等方向转变,以及成本压力上升挤压利润空间。
02 断腕求生,联合利华启动激进改革
面对业绩持续承压,联合利华CEO费尔南多·费尔南德斯自2025年3月上任以来,便推动了一系列激进改革。
他直指联合利华根本战略问题:“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公司;它是一个由本地和区域品牌组成的联邦。”
人事“大换血” 是改革的首要举措。联合利华宣布未来三年将在全球精简约7500个岗位,占员工总数的5.9%。
更引人注目的是,前200名领导者中多达四分之一可能会被替换。公司现已建立严格的问责机制,包括4位业务集团总裁和44个利润中心。
业务“做减法” 同样马不停蹄。近年来,联合利华已出售Kate Somerville、Dollar Shave Club、Suave在内的逾20个非核心美容与个护品牌。
今年更是一举出售了净水器品牌Pureit,彻底退出净水市场。
连锁经营产业专家、和弘咨询总经理文志宏对此分析认为:“联合利华将旗下一些业务或品牌剥离或出售,可能是基于该业务或品牌在市场上缺乏可持续的竞争力。这种做法可以减少亏损或让资源进一步聚焦在更有增长潜力、更可持续的业务上。”
03 资源聚焦,从多元化到核心化的战略转变
在业务和人事调整的背后,联合利华的战略正从多元走向集中。
品牌聚焦成为关键策略。费尔南德斯表示,联合利华决定将业务组合聚焦于30个核心品牌。
这些品牌贡献了公司75%的营收,同时实现了3.8%的销量增长。联合利华计划到2026年,将美容与个护业务占比之和提升至51%。
从财报数据看,这一战略已初见成效。2025年第三季度,美容与个护业务的销售额占比之和为44.22%,为近四年最高。
区域集中是另一重要方向。联合利华85%的营业额来自24个主要市场,集团计划将资源集中于这些市场。
其中,美国和印度是增长的核心。2024年联合利华在这两个市场的营业额占比为32%,中期目标则是将这一占比提高至45%以上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