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模型单日调用150亿次,AI正在悄然改写双11的规则,而大多数消费者还浑然不觉。
“我还没想好具体买什么,只是输入‘准备去云南旅游需要什么’,淘宝的AI万能搜就给我推荐了完整的行李清单,从防晒霜到冲锋衣,甚至还有高原反应药品。”一位北京用户发现,今年双11的购物体验与往年截然不同。
在另一端,京东的智能客服“京小智”在双11预热期间已处理了比去年增加三倍的咨询量,却无需增加一名人工客服。
01 算法革命:从流量分发到需求预测,AI重塑双11底层逻辑
2025年的双11被电商平台冠以“首个AI全面落地的双11”。这并非营销噱头,而是一场深刻的技术变革,其核心是AI从辅助工具升级为驱动整个电商生态的核心引擎。
天猫总裁家洛在双11发布会上透露,如今淘天团队对AI不仅仅是全面拥抱,而是全面的运营、参与以及执行。这表明AI已融入电商的核心决策机制。
算力提升40倍的背后,是平台对用户行为序列长度的感知周期从半年延长至10年,这一技术突破直接带动用户购买效率提升25%。
AI正重构流量分发的本质。淘宝通过AI对20亿商品进行更精准理解与组织,实现流量匹配效率双位数增长:复杂语义下搜索相关性提升20个百分点,推荐信息流点击量提升10%,商家广告ROI提升12%。
更为深层的是,今年双11期间计划发放的500亿部分消费券,也将由AI“智惠引擎”统一决策发放。试点期数据显示,该引擎的发券转化率较以往提升15%,精准度与效率显著优于传统模式。
.png)
02 智能导购:从“人找货”到“货找人”的范式转移
面对海量商品,消费者如何精准找到自己所需?淘宝天猫为此推出了6款AI导购应用,包括“AI万能搜”、“AI帮我挑”、“AI试衣”、“拍立淘”、“AI清单”及“品类清单”,彻底重构了购物旅程。
“AI万能搜”能精准理解复杂语义表述,例如用户直接输入“如何清理下水道小飞虫”、“猫狗双全的家庭用什么猫砂盆”等复杂问题,系统不仅能理解,还能提供购物攻略。
而“AI帮我挑”则通过对话引导精准筛选商品。一位用户对此表示:“以前买晾衣架,我要在五花八门的款式中纠结半天。现在AI问我一系列问题——在哪里晾晒、衣物量多少、需要多长、预算多少,直接帮我找到最合适的。”
拍立淘升级为多模态AI搜索,为消费者实现同款价优、同类商品推荐;淘宝主页搜索则基于全网口碑自动生成“品类清单”,还能实时解答购物问题。
这些创新应用解决了消费者“目标明确,规则模糊”的购物需求。淘宝的AI助手位于商品列表页右下角,所有商品列表页都能看到,权重非常高。
京东物流首次大规模投用“超脑+狼族”系统。作为“智慧中枢”的物流超脑大模型2.0从“辅助决策”迈向“具身执行”,与“狼族”设备的互联互通,直接驱动终端执行。





